當前位置:
首頁
> 政務公開
>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
> 監(jiān)督檢查
> 公共衛(wèi)生
索 引 號: | govswsjkwyh-2022-105408 | 主題分類: | 公共衛(wèi)生 |
發(fā)文機關: | 盤錦市政府 | 成文日期: | |
標 題: | 【健康科普】同樣是走路,有人走出健康,有人走出疾病,差哪了? | ||
發(fā)文字號: | 發(fā)布日期: | 2022-05-23 | |
主 題 詞: |
【健康科普】同樣是走路,有人走出健康,有人走出疾病,差哪了?
走路能“健身”也能“傷身”!關鍵是看你會不會走!
一、這樣走路最傷身
1、姿勢不對
走路時應昂首挺胸,而不是彎腰駝背。
因為,前者可使我們全身七經八脈都跟著一起活動,而后者則會讓經脈得不到很好的舒張,身體得不到應有的供氧,甚至會使大腦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影響夜間睡眠。
2、時間不對
走路雖好,但不能飯后馬上就走。
飽餐后,特別是高蛋白、高脂性飲食后,血液會更多地集中到胃腸部,加強消化功能,這時若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,出現不適或意外。
餐后應休息30~60分鐘再去運動,健步走前可以做一些踢腿、拉伸的熱身動作。
3、地點不對
馬路邊是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,汽車尾氣等污染物被吸入后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,而且柏油路面過于堅硬,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沖擊。
走路的理想場所是草地、土地或專業(yè)的步行道,一般的街邊公園就是不錯的選擇。
4、步數太多
健走雖好但也要因人而異。
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量,不必太過于追求“日行萬步”,而是應該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。
對于平時就缺乏運動的人來說,得知健走的好處后就一口氣走幾個小時,效果反而不好,而且容易造成運動損傷,欲速則不達。
5、裝備不對
運動之前選一雙合適的鞋子至關重要,不一定非要名牌的,但要滿足合腳、輕便、避震、防滑和穩(wěn)定性好等特點。
不合腳的鞋子很容易使足部缺乏保護,久而久之可能會引起足跟或足底疼痛。
二、正確的走路方式
1、速度適宜
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說,健步走時保持每秒走2步到3步,每分鐘120步到144步左右的步速即可,這樣有助于提高心率,激活心肺功能。
2、步幅要大
走路時邁開大步,雙臂甩開,健步走的步幅要比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一些,多出半個腳掌即可。
雖然步幅變大,但腳跟落地要輕盈。當前腳踏實后,后腳離地時,做到蹬地有力。
3、姿態(tài)要好
走路時不要出現“外八字”、“內八字”、膝關節(jié)外翻和內扣的姿勢,這些姿勢會損傷我們的膝蓋。
最好保持雙側腳尖朝向正前方,雙腳分開的距離與骨盆距離相同。
先輕抬腿邁出腳,然后按照腳跟→腳掌→腳趾的順序“滾動”著地,踩實后再抬另一只腳。
擺臂時,應抬頭挺胸收腹,抬起下巴,眼睛平視前方,上臂自然下垂,走起來后,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,擺臂幅度在30~45度之間為宜。